教育改革以教育鬆綁為原則之下,教育決策將逐步落實到教育基層單位,各學校的權利與義務將更為加重。因此,在教師及家長的積極參與下,學校由首長制改為合議制、校長遴選制及校務會議法制化等議題,便應運而生。
校務會議作為學校的最高決策機構,學校決策以共議制方式運作,將有利於教育發展。在教師會逐漸發展成型、家長會逐漸要求正常化之際,如何透過校務會議溝通不同的意見,形成共識以影響決策,將是學校行政人員、教師及家長努力的重點。
校務會議取代校長成為學校最後的決策者,對於過去肩負辦學成敗的校長而言,難免產生適應上的問題,造成觀念及作法上的衝突。然而,過去相當多的校園及教學問題的產生,在於行政人員、教師及家長未作好溝通,無法產生互信互諒。因此,如何透過民主的程序,作良好的溝通,是需要學習與用心經營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